【發布單位】商務部
【發布文號】令2006年第3號
【發布日期】2006-05-26
【實施日期】2006-07-01
一、將22號令第七條修改為“外國投資者須以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或其在中國境內獲得的人民幣利潤或因轉股、清算等活動獲得的人民幣合法收益作為其向投資性公司注冊資本的出資。中國投資者可以人民幣出資。外國投資者以其人民幣合法收益作為其向投資性公司注冊資本出資的,應當提交外匯管理部門出具的境內人民幣利潤或其他人民幣合法收益再投資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準件等相關證明文件及稅務憑證。自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兩年內出資應不低于三千萬美元,注冊資本中剩余部分出資應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五年內繳清”。
二、允許投資性公司承接境外公司的服務外包業務。
三、將22號令第十一條修改為:
“投資性公司從事貨物進出口或者技術進出口的,應符合商務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的規定;投資性公司出口產品可按有關規定辦理出口退稅;
投資性公司可通過傭金代理(拍賣除外)、批發方式在國內銷售其進口及在國內采購的商品;特殊商品及以零售和特許經營方式銷售的,應符合相關規定。”
四、允許投資性公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投資性公
司應視為股份有限公司境外股東。
五、符合22號令第十五條有關條件的投資性公司,在其所投資企業投產前或其所投資企業新產品投產前,為進行產品市場開發,可進口相關產品在國內試銷;并可委托境內其他企業生產\加工其產品或其母公司產品并在國內外銷售。
六、刪除22號令第十六條。
七、外國投資者以其在中國境內獲得的人民幣利潤或因轉股、清算等活動獲得的人民幣合法收益向投資性公司注冊資本出資(或增資),投資性公司可將部分注冊資本的全部或部分用于境內投資設立企業。投資性公司以上述注冊資本所設企業憑外商投資企業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外匯管理部門核準外國投資者以人民幣利潤或其他人民幣合法收益向投資性公司出資(或增資)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準件、投資性公司出具的對所投資企業人民幣出資來源于上述注冊資本的書面說明等文件,即可向所在地外匯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及驗資詢證相關手續,無需再次辦理投資性公司以人民幣境內投資的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準件。
中外合資的投資性公司以來源于其中方投資者人民幣出資的注冊資本在境內設立企業,無需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轉股收匯外資外匯登記、驗資詢證及外資外匯登記等外匯管理相關手續,可按普通境內企業的有關規定正常辦理驗資手續。
八、將22號令第二十二條(二)第1小項修改為:“本規定第十條、第十一條和第十五條所規定的業務”。
九、經商務部批準,允許被認定為地區總部的投資性公司從事經營性租賃和融資租賃業務。
十、允許被認定為地區總部的投資性公司委托境內其他企業生產\加工產品并在國內外銷售,從事產品全部外銷的委托加工貿易業務。
十一、 行使財務中心或者資金管理中心職能且被認定為地區總部的投資性公司,經外匯管理機關批準,可以對境內關聯公司的外匯資金進行集中管理,也可以在境內銀行開立離岸帳戶集中管理境外關聯公司外匯資金和境內關聯公司經外匯管理機關批準用于境外放款的外匯資金。離岸帳戶與境內其他帳戶之間的資金往來,按照跨境資金往來管理。
十二、 投資性公司應于每年6月1日前將上一年度投資、經營等情況,按照規定的內容、格式和方式報商務部備案,并應根據商務部要求及時報送相關信息。商務部對投資性公司上報的信息承擔保密義務。
十三、 投資性公司未按第十二條要求報送相關信息的,商務部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十四、 本規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22號令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