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財經委:下半年要更優先調結構
接連召開的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相關會議,或許給人們準確地判斷當下經濟形勢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信號:下半年在全力保增長同時更加突出調結構。另外,要嚴格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防止貨幣信貸超常規增長可能引發通脹風險和金融風險。
7月15日、16日, 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舉行第22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的匯報。委員們在討論中指出,保增長、調結構和擴內需是一個整體,在下半年經濟工作中要進一步把調整結構、擴大居民消費和促進就業放在更加優先的位置。
對于上半年不斷擴大的信貸規模,委員們也警示了可能的風險。委員們認為,要嚴格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防止貨幣信貸超常規增長可能引發通脹風險和金融風險。要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和規模,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
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長出現明顯下滑,經濟運行困難加劇。國家果斷決策,出臺了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力保增長。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一攬子計劃成效明顯,二季度GDP增速達到7.9%,一舉扭轉了連續七個季度回落的勢頭,并且逼近了“保八”的目標值。
委員們同時認為,目前經濟好轉的基礎尚不夠穩固,不確定因素還不少,經濟運行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較多。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并未減弱,外需嚴重萎縮的局面仍在持續;一些地區、行業和企業還比較困難,潛在金融風險不容忽視;經濟回升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政策推動,內生動力仍然不強,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難度進一步加大。